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
【中医养生】炎热夏季 中医防暑有诀窍
日期:2023-07-28      浏览量:       来源: 急诊内科

  随着时节进入“三伏天”,如此炎热的天气下,人容易为“暑邪”所伤,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中暑”。很多人喜欢用“藿香正气水”预防和治疗中暑,这种做法正确吗?中医又是如何预防和治疗中暑的呢?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暑邪”,“暑邪”的致病特点以及中暑的分类。


  什么是暑邪

  暑本指夏季炎热的气候或环境状态,为夏季的主气,属六气之一,但这种气候或环境状态能使正气虚弱的人发生疾病,对这些人来说,暑便成为致病因素,称为“暑邪”,暑邪为火热之邪,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

 

  “暑邪”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邪侵犯人体会出现阳热亢盛的征象,如高热、面赤、目红、口渴、心烦等。

 2、暑性升散,伤精耗气:可能会出现口渴、喜冷饮、尿少赤短等症,在大量出汗的同时,津液丢失,气随津泄,导致津气两虚之证,因此还可见气短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

 3、暑易扰头目心神:暑为阳邪,其性升发,上犯头目可见头昏、目眩、面赤等症;暑邪为火热之邪,心亦主火,故暑之炎热之性最易上扰心神,轻者出现心烦不宁,重者甚则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

 4、暑多夹湿:暑季不仅天气炎热,且常多雨潮湿,热蒸湿动,导致暑多夹湿,因此临床上除有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还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吐、大便溏泄等湿滞症状。

 

  区分阳暑和阴暑谈防治

  《景岳全书》有言:“凡中暑热者,人皆知为阳证,而不知阳中有阴也”,正如《景岳全书》所言,中医将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而且两者的预防和治疗存在明显差异。

阳暑:“阳暑者,因暑受热也”,就是现代医学的中暑,多由于在烈日下暴晒过久,或工作场所闷热而引起的热病,中阳暑的人会出现身体发热,头晕头痛、面红、四肢倦怠、口渴乏力等症状,严重会出现呼吸急促、意识障碍。 

  出现这种中暑,应将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的地方,解开衣物散热,如出现高热,可以用冷毛巾擦拭身体,或冰袋、冰块置于患者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中成药可选用十滴水或仁丹(常见治疗阳暑中成药)治疗,亦可应用绿豆汤及西瓜汁,阳暑切忌不可使用藿香正气水,如出现呼吸急促、意识障碍,一定要及时送医就诊。

 

  阴暑:“阴暑者,因暑受寒也”,类似于夏季的风寒感冒及空调病,多发生在高温大量出汗之后进食冷饮或从室外酷热的高温环境突然进入室内寒冷环境,由于高温出汗,毛孔扩张,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导致风、寒之邪趁机进入人体而发“阴暑”,容易出现出现头身困重、乏力、腹痛腹泻及呕吐等。

  出现这种中暑,可选用藿香正气水(常见中成药)、香薷饮(香薷10克、炒白扁豆6克、厚朴6克)治疗;当今城市空调满布,冷饮盛行的生活与工作习惯,阴暑也是比较常见,阴暑亦可服用适量姜茶治疗。

 

  中暑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中暑,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和季节的变化,饮食、作息和运动等都需要做出与暑季相适应。

  1.房间通风,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活动:室内房间要保持通风,高温下活动时间不宜过长,尽量避开正午时段,外出时可以使用遮阳伞或穿防晒衣。

  2.及时补充水分:在高温天气下,无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再饮水,同时注意补充盐等电解质,可以选用酸梅汤、绿豆汤、电解质饮料等,避免饮用冷饮。

  3.适量运动:《黄帝内经·热论篇》:“暑当与汗皆出,勿止”,出汗是人体泄热、排湿排毒的一个重要途径,但过多的出汗会导致津液丢失,气随津脱,另外“汗为心之液”,过多的出汗也会耗伤心阴、心血,所以运动一定要适度,以微出汗为度,推荐慢走、做广播操、游泳、瑜伽等运动,运动时间尽量选择早晨或傍晚,运动结束后不宜立即饮用冷饮、凉水冲澡或进入空调房。

  4.保证充足睡眠、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夏季,天亮很早,天黑较晚,昼长夜短,人的起居也应适应,一般亥时(21-23点)之间就寝,避免熬夜,早上早起,但不要早于早晨5点,中午可以午睡半小时~1小时,以保证睡眠充足,夜间空调室内温度最好不要低于 26℃,要避免空调长时间直吹身体某部位,建议穿衣盖被,睡眠时尤其腹部需要保护好。

  5.保持情绪稳定:《黄帝内经》认为: “怒伤肝”,暑热节气,高温酷热,易动肝火,另外暑邪为火热之邪,心亦主火,故暑之炎热之性最易上扰心神,从而导致烦躁易怒、心神不宁,尤其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危害较大,所以夏季更要注意调整心态、把控情绪,平心静气以养心,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同时可配合内关、劳宫、百会、曲泽及涌泉穴按摩,每个穴位3-5分钟,起到养心之功效。

  6.饮食清淡易消化,口味酸、苦效更佳:长夏之季,不仅天气炎热,且常多雨潮湿,暑邪常和湿邪一起侵犯人体,如平素体质以湿热和痰湿为主的话,此时更容易感受暑湿之邪,故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及生冷食物,避免损伤脾胃。食用口味偏酸、偏苦的食物更佳。

 

  因为夏季炎热,出汗较多,易耗伤人体津液,而酸味能敛汗养阴,故适当吃酸甘食物,如西红柿、山楂、乌梅、葡萄及杨梅等,可避免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开胃消食。

  而苦味食物可清热降火祛暑、消除疲劳,如苦瓜、苦菜、莲子等。

  除此之外,可以配合健脾祛湿、消食解暑的食物,如冬瓜、薏米、扁豆、绿豆及山药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烹饪成粥和汤,例如薏米粥、海带绿豆汤、酸梅汤,更易消化(糖尿病患者慎用),这里推荐几款祛暑健脾的食谱和代茶饮供大家参考,大家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部分脾胃虚寒者慎用,必要时咨询医生。

 

  祛暑健脾的食谱和代茶饮

  荷叶(莲子)粥:将大米粥熬好之后,取鲜荷叶铺在粥上面,继续煮三分钟,然后再焖十分钟。荷叶可清凉解暑、生津止渴,也可加入莲子健脾安神。

  海带绿豆汤:绿豆汤是夏日解暑的代表饮品、备受喜爱,可加配海带、冬瓜,同放锅内煲汤饮用。

  红枣莲子绿豆粥:红枣健脾和中、养血安神,莲子健脾,养心安神,绿豆清热解暑、生津止渴,三者洗净,与大米一起煮成粥。

  酸梅汤:乌梅、陈皮、山楂片、甘草、洛神花、冰糖,用养生壶煎煮好后,每日多次饮用,可生津止渴;

 

 祛暑清热饮:白茅根5克、竹叶3克、西瓜翠衣50克、乌梅6克,把西瓜皮外层的绿皮和内层的红瓤去掉,剩下的就是西瓜翠衣,将西瓜翠衣加入水中煎煮15分钟左右,捞出西瓜翠衣,将汁水倒入养生壶,再加入其他3味药煎煮代茶饮即可。

 【功效】祛暑生津、清心除烦。

 【适用人群】高温、高热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

 

  防暑和胃饮:藿香3克、生麦芽6克、生姜3克、大枣2个,生姜洗净切片,与其他3味药共放杯中,加400-500ml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或直接加入养生壶煎煮,代茶饮。

 【功效】清热生津、化湿和胃。

 【适用人群】空调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贪凉、饮冷过度的人群。

 

 祛暑化湿饮:金银花9克、白扁豆12克、竹叶6克、莲子心3克加400-500ml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或直接加入养生壶煎煮,代茶饮。

 【功效】益气祛暑、清热利湿。

 【适用人群】感受暑湿之邪后,暑邪及湿热未尽,导致头晕心烦、口渴、困倦疲乏。(文/黄昊 审/丁树根、齐娅)

  


地址:芜湖市九华南路430号

咨询电话:0553-3838500 中药饮片快递咨询电话:0553-5960557

皖ICP备18015081号-1

云顶集团yd1233检测网址 - 云顶集团yd1233手机网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