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用名】黄连、川连、酒黄连、姜黄连、吴萸连、萸黄连。
【来源】本品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
【炮制方法】
1黄连取原药材,除去须根及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或用时捣碎。
2酒黄连取净黄连片,用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黄连,用黄酒125kg。
3姜黄连取净黄连片,用姜汁拌匀,稍闷润,待姜汁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黄连片,用生姜125kg绞汁或干姜4kg煎汁。
4萸黄连取吴茱萸加水煎煮,取汁去渣,煎液与净黄连片拌匀,稍闷润,待吴茱萸药液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黄连片,用吴茱萸10kg。
【注意事项】
1闷润时要密闭,防止液体辅料挥发。
2姜汁现用现制。
3炒制时要用文火。
【炮制作用】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多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酒炙能引药上行,缓其寒性,长于清心除烦,善清上焦火热。多用于日赤肿痛、口舌生疮和失眠惊悸。
姜炙可缓和其苦寒之性,善于清胃和胃止呕。多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
吴茱萸炙抑制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善于舒肝和胃止呕。多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炮制研究】
1切制前尽量减少浸润时间,否则易损失药效。也可直接捣碎用。
2随着炮制温度升高,小檗碱含量降低,黄连炭中小檗碱含量下降最显著。炮制可增加生物碱的溶出率,黄连中小檗碱溶出率为5817%,酒、姜汁、吴茱萸炮制后溶出率为85%。主要化学成分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总量次序为:酒黄连>醋黄连>姜黄连>萸黄连>盐制黄连>胆汁黄连>生黄连。也有研究表明萸黄连水煎液中总生物碱、小檗碱、巴马汀含量均降低,认为与吴茱萸制后降低黄连寒性的传统认识相一致。
黄连生品加热到一定温度开始生成小檗红碱,其含量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同时小檗碱相应减少。加热能使掌叶防己碱、药根碱等发生结构变化。
3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后,均出现了炮制前未有的对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
【贮存】密闭贮存,置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