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金风送爽,雁字横秋。草木染黄,凉蟾光满。落花听雨,折桂香远。石榴满坼,木樨清露,别有微凉”。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谚语云“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秋分到了,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要准备好换季的秋装,以防着凉感冒。
秋分节气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一、早卧早起,添衣加被
(1)早卧早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睡眠上也应注意迎合时宜,具体来讲,入秋特别是秋分以后,人应该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由夏天的晚睡早起,过度到早睡早起,并且为冬天的早睡晚起打下基础。
(2)添衣加被
秋分之后着装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可以适当“秋冻”,但前提是让自己不感到寒冷为宜。在温差较大的早晚,应及时适当增添衣物。
另外,随着气温逐步降低,床上的凉席要换成棉质床褥,增加薄被。此时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
二、养阴润燥以养肺
秋季气候干燥凉爽,津液易伤,相对于其他季节,秋季最显著的特点是燥,主要外邪为燥邪,容易引起口干、鼻衄、干咳等肺燥表现,故秋季宜生津养阴、润肺祛燥。
“燥令伤肺”,根据“燥者润之”和“少辛增酸”的原则,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适当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秋分的蔬果时品有解渴析酲的石榴、润养肺胃的柿子、清肺止渴的秋梨、补气滋液的葡萄、养心益胃的苹果、和中除烦甘蔗、消食凉血的莲藕、顺气化痰的萝卜……还有熟知的百合、银耳、蜂蜜、南瓜等等。少食辣椒、花椒、胡椒等辛辣食物,尤忌如麻辣火锅、麻辣烫之类的大辛大热之品。
需要提醒的是水果大多数也属于凉性,可以适当食用,不可过量。还有秋分前后,螃蟹陆续上市,颇受大家喜爱。但螃蟹性寒,最伤脾阳。吃螃蟹一定不可贪食,过食螃蟹,寒气入腹,最容易导致急性肠胃炎、急性胰腺炎等病。建议吃螃蟹时,可以蘸姜末以缓解其寒性,或苏叶同食,亦可解其寒毒。
三、运动适宜勿大汗
秋季养生,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夏天运动可以适当大汗,秋天就要注意收敛了。
运动时以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最佳,汗出即可停止,切勿大汗淋漓,这样既可得到锻炼,又可避免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引发疾病。
四、精神安宁,远离秋悲
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气郁体质者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
所以这时的精神调理很有必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可以多外出运动,登高远眺,多看一些让人心情愉悦的事物。
五、艾灸养生功效大
秋季气候逐渐干燥,人体极易出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而天气渐凉,过敏性鼻炎、关节炎、感冒、咳嗽、肠道疾病多发,秋分前后可加强艾灸调理。
艾灸取穴以大椎、肺俞、关元、三阴交等穴位为主。可以起到预防秋燥,滋阴润肺的作用。
大椎穴
保健要穴,调节阴阳。《针灸甲乙经》言:“大椎,三阳,督脉之会”,大椎穴又称“督阳之海”,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
大椎穴位于人体背部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即人低头时,摸到颈后突起最高处下方的凹陷处。
肺俞穴
肺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是肺气输注之处。艾灸该穴对改善肺脏功能,消除肺脏功能失常等证候具有一定功效。如咳嗽、气喘、肺痨及过敏性鼻炎等症。
肺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先找到大椎穴,低头的时候,摸到颈后突起最高处下方的凹陷处即大椎穴。大椎穴往下再数三个椎体,左右两边旁开2指横宽,即为肺俞穴。
关元穴
关元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在此穴,常用强壮保健穴位。
艾灸关元穴,可以疏通脉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不方便艾灸的,可以每日围绕关元穴顺时针方向按摩。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肚脐往下四指)。
三阴交
属足太阴脾经,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交会之处,故名三阴交穴。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肾藏精为“先天之本”,精血同源。三阴交是脾经穴,但此穴又为三条阴经交会之处,所以既可健脾理血,又可益肾平肝。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曹翔 审/丁树根、齐娅)
地址:芜湖市九华南路430号
咨询电话:0553-3838500 中药饮片快递咨询电话:0553-5960557
云顶集团yd1233检测网址 - 云顶集团yd1233手机网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